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白马掠三国 五十一 潜流下的涌动

初平元年,即西元190年,农历庚午年初。    随着清晨连绵而沉闷的钟声,东汉王朝紫金銮殿,结束了它的第一个早朝。    春风得意、大权在握,连朝政言行都能严格控制的董卓,腆着肚子,满意的从金銮殿冲,踏步向外走。    一身黑红相间却又宽松无比的官服,竟仍遮不住董卓愈发肥胖的身体,步入五十岁须发皆斑白的董卓,体积愈发...膨胀。    “岁月是把杀猪刀,一刀一刀催人老。”    或许,要是董卓知道后世这一句话,一定会感叹不已,并深以为然列为自己的座右铭。    时间流逝,早年间可以拉开十石强弓,以豪侠的名义震慑于羌人的董卓已不复当年了。    如今的他,已经被京都的繁华、大权在握的迷醉感,醺失了方向,每日沉于酒色的他越来越胖,仿佛都已经快要走不动路了。    “啊~啊啊..”,董卓在议政殿门口顿住脚步,好似恰好鼻子痒痒。    “啊欠~!”,一个痛快的喷嚏打了出来。    “轰!”身后,文武百官将腰齐齐的压得更低了,生怕董卓一时兴起杀了他们。    “无趣啊,呵呵呵呵呵呵哈~!”董卓看着趴伏在地上的所谓文武百官,得意的笑了。    他笑得很难听,好似压缩机濆风的剐拉声,又犹如肥猪哼啼的喘息。    “这就是大汉的大臣”    “呵~,都是一群尸餐素位之人,嘿,小皇帝啊,你要看清楚他们,还有老夫的忠心,没有老夫,大汉堪忧哟~”    董卓毫不遮掩音量的话语,徘徊在宫殿,令小皇帝的脸色流露出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阴沉。    令无数自诩为大汉忠臣的老臣,脸皮抽动,其上的褶皱显得愈发横生。    但!    面对董卓,群臣惶怖莫敢对,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反驳!    因为敢于反驳的人,都已经...死了。    先有尚书丁管,后有校尉伍孚,以血溅射殿堂,都曾尝试以生命为代价力驳董卓。    然而,他们都失败了,满族并诛!    面对董卓动不动就是抄家灭族的威胁,这些自诩忠心耿耿的文人、武臣们,也是不得不屈服低头。    帝位轮流坐,唯有家族才是他们眼中最为重要的!    反正,小皇帝还是安全的不是吗?    一边如此想着,众人的头,低得更低了。    “哈哈哈~!”    满意众人表现的董卓,拧了拧鼻子、摇摆着肥硕的大脑袋,晃晃悠悠走出大殿。    “早朝议政毕!退朝~!”    待得董卓的身影完全消失在殿角拐弯处后,一声尖锐而不失中国古代特色的长喊,才悠然响起。    显得孤立无助的小皇帝--汉献帝刘协,在左右宦官的簇拥下,也缓慢踏出宫殿。    待董卓与皇帝都走远后,公卿大臣们方才散了。    门口的小黄门看着董卓走远的背影,眼珠子提溜转悠后,又鬼鬼祟祟的折回,向内殿行去。    在那里,退朝的公卿大臣们,云集汇聚。    毕竟能够无视规矩,剑履上殿的,只有董卓一人。    其他人都要讲鞋子脱下,鞋子都摆在殿外的一处空地上,在这里,小黄门们,便负责伺候着这些公卿大臣们穿好鞋子。    “司徒王大人今日过寿诞,已在府中备下酒宴,想请太傅大人到府上一聚!”左右观望一圈,伺候太傅袁槐的小黄门低声说道。    “哦?请了董卓了吗?”,袁槐问道。    “没有···”    “好,回去告诉王司徒,就说袁某人定当准时赴宴。”袁槐沉吟了片刻,回复道。    “诺~”小黄门眼珠乱转,不过并没有急着退下,而是悄然游走于众人之间。    “一定准时赴宴!”“一定到”,很快,王公大臣中,不少人回应,给出明确承诺。    在给主要目标递话后,小黄门方才不再言语,择个机会,向外溜去。    所有人都走后,只余一人在那里,穿好鞋子的他,眯着眼睛,凝视着小黄门走远的背影,想了想,同样大步流星,奔殿门走去。    这个同样穿着朝服的男子,身材不高,可能还不足17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