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据江临早的印象,等电商平台真正发展起来,可就不一定有代购什么事了。
一开始代购自己背回国内批量少赚得多,都是因为没有怎么交税,但是那时候的法律也并不完全,所以赚得多。
到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外代购基本上都濒临灭绝,只有一些能买到超便宜渠道的人才会继续做代购。
加上电商平台有免税直发,各种保税仓也便宜,平台还有补贴,就很少人会再在代购手里买东西。
后来的代购生意难做到为了促成一单那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别问江临早是怎么知道的……
那还要追溯到偷偷给宋亦娴准备惊喜,但是险些被她误会自己有外遇。
后来还是代购亲自打电话解释了好久,宋亦娴才相信,随即还在代购那下单了几套护肤品。
当然,这些都是江临早买的单……
这一风波过去,江临早又继续看起了电商后台的数据情况。
“看来是时候使用一些手段冲一冲了啊……”
江临早搓了搓下巴,看着许成晶公司的水晶店铺。
打开了某个P图的专业软件,哐哐一顿操作,就有一张经典的电商图诞生于江临早的电脑中。
江临早:【你们按照这个样式找一些链接做些图出来,然后商品的名称改成“最后限时三天”“低价最后五十件”诸如此类,你向来是聪明人会举一反三的。】
将图片和需要做的修改发给了许成晶的手下,许成晶的手下也是疑惑起来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在电商平台上看到过这样的操作,不知道会不会有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江临早无奈的摇摇头,说起他们不懂变通。
“最后限时三天的那些,你们三天以后再换回原本的名字,换一个产品打上这个标签,最后五十件低价那些,只要不是一个链接只有一件产品,谁知道你卖了多少?”
那边的人收到消息恍然大悟,赶紧去操作后台。
现在这种路数还是现实中比较多,大多都是些什么二手家具,瓷盆,衣服鞋子。
你永远能看到在大马路边拉上红色的横幅,同时门口的喇叭还不断循环播放着“最后三天!最后三天!买到就是赚到!”,让人就算是本来不想买,也想走进去看看到底有多便宜。
更何况,绝大多数人还有捡便宜的心思。
但是到后来就会发现,“最后三天”无穷无尽,那家店就像是进入了时间静止一样,永远停留在最后三天。
这其实也是利用了些人们的心理,大家总是信奉着有便宜不占是笨蛋,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想占便宜的,最后往往会被别人占便宜。
至于那些什么最后啊这种字眼,不过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很紧迫的状态。
后来很多网购平台加上倒计时也是这样一种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电商平台还没有到很完善,等过段时间会员制发明出来就可以直接在平台操作了。
不过江临早在想,其实也可以自己先建群锁住顾客,让他们在群里交流,其实也能一定程度拉动消费。
比如你一个人逛街的时候可能不会买那么多东西,但是一旦一群人逛街,买的东西可能就会剧增。
那还是源自于那句“我都买了,你不来一件?”,这也是为什么销售喜欢接待成群的顾客的原因。
从众心理,往往会让人们买下自己预期以外的东西。
喜欢都重生了还不会选?请大家收藏:()都重生了还不会选?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