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不是故意的。 都是别人害的,凭什么他们要看不起自己。 外面的声音没了。 没有说出那让自己不堪的事,罗月菊的心松了一块。 景秀和易承安吃了早饭,就离开了。 他们并没有把锅里的早饭吃完。 清淡的红薯粥,看得出来他们兄妹三人的生活很拮据。 景秀和易承安一人喝了半碗就放下了碗。 易承安和景秀交换了一个眼神。 景秀点点头同意了。 发生了这样的事,景秀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她本想把三人接到镇子上,重新送罗承顺去念书。 多供养三个孩子,她不是供养不起。 可是,罗月菊现在应该很敏感。 她不是她娘,有事,她做了不合适,或许还会适得其反。 不如,从罗承顺着手,帮扶他们。 这样应该好一些。 景秀和易承安来到了隔壁张家。 早早的就告诉了村长,今儿来张家招人。 虽然昨儿有不少人说了风凉话。 今儿景秀依旧看到那些人来排队了。 景秀勾唇笑了一下。 那些人顿时有些心虚。 有的也冲景秀回了一个尴尬的笑容。 有的则是垂下了头,假装没有看到景秀。 还有人大大方方的跟景秀和易承安打了招呼。 “秀娘,承安,你们来了。” “嗯,来了,婶子来得早的。” 笑眯眯的是长木婶。 后来,虽然景秀他们也找长木叔做了不少家具。 长木婶看到景秀那叫一个。 自家跟易家打好关系,果然不错。 这几个月,自家赚的银子,去年一年都没有挣到。 景秀和易承安来到了院子里。 易承安在院子里,进行第一关的考核。 景秀进了屋子里,进行第二关第三关的考核。 招聘很快开始。 条件都说得很清楚。 签了合约来上工的人,每个月基本月银五百文,规定上工时间内,多劳多得。 每个月,做得最好最快的那一个,另外奖励五百文。 条件可以说是很人了。 这样一算下来,一个月一两银子是妥妥的。 作坊里打算招的都是女人,男人还要留着种地,要是把男人都招走了,那家里的地得荒一大半。 至于绣品。 虽然按照之前说的,三个月后还教新的。 但是现在第一个款式已经不好卖了。 就单单村子里的做的也不少,模仿的也不少,有的做工不好,卖得就更少了。 不过蚊子再少也是,也有几十个铜板。 那些琢磨,绣活精致的人家倒是多赚了一些。 少说也有几百个铜子儿。 也就一个月的功夫,一年算下来,二三两银子算是白捡来的。 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新意。 这种不平衡,就导致了有人红眼病,骂骂咧咧的。 对于这种况,景秀就不管了。 自然有村长和村长婆娘管着。 对于今儿的招聘,村子里的妇人们大多抱着极大的。 这可比做绣活好多了。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招聘的条件是苛刻的。 景秀和易承安商量着列了如下几条。 第一人老实本分勤快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