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院正房的耳房,是主人喝茶休憩,或者书房所在,中院厢房边的耳房,则是下人待命之处。
但前院东西厢都没有耳房,只有中门两边各有一房一耳,过去一般的客人,都是在这接待,不入中院。
也是饭厅所在。
刘福生家住的就是东边的一房一耳。
如这四合院,有倒座房,是仓库之类的杂房,另一边则是门房,看门人住的。
现在曹根生对这個炕生疑,就是这炕离南边那间厨房太远,不可能有烟道或者火墙。
肯定从外边山墙位置烧火,也是后来改造的,不是原房就有的。
原本这位置不适合炕,顶多弄个床,就像何大清家里就没炕,刘福生家也是,都是床。
在南边房间的原本土灶厨房位置,加个火墙砌个炕很合理,但这房间为何弄一个?
那有没有可能,就是曹长林改的?
这炕下面藏着东西?
仔细的看了看炕的外表,又掀起垫被,掀开芦帘席子。
铺的是石板,石板上并没有糊满泥巴,而仅仅是石板缝隙处泥巴填缝。
曹根生对炕不了解,但一眼还是看出来不对劲。
南边房间的炕面他看到过,是贾张氏那晚吓的离开匆忙,把芦帘席子都掀了起来。
那个炕是满铺泥巴的,但这个不是,这样不合理,会漏烟的。
有了想法怀疑,不管是不是,曹根生直接动手,想垫被床单被褥,收进空间仓库。
然后开始从边上掀起一块石板,里面黑黢黢的全是灰,并没有想象之中的干干净净,或者一堆金条银元。
当然,炕下面是一条条烟道,掀起一块并不代表所有。
没有全部掀起,曹根生第二块从炕角上开始掀。
没想到掀开之后,曹根生就眼露惊喜。
还真是巧了,这个角上有个单独空间,与烟道隔开,干干净净的,差不多二十公分见方的一个坑洞。
里面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檀木盒子,石板掀开就闻到木香。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根生欣喜不已。
也感叹来了这年代,运气真好,脑袋都灵光了很多。
不过这炕角弄个洞,倒是藏东西的好地方,嗯,以后家里面一些钱证票据,就放这里。
就是他现在这么一弄,肯定漏烟严重,好在眼下不烧炕了,正好过些天办完喜酒,结了婚。
就重新搞一下,反正这房子也要修一下,干净亮堂一些才行。
拿出来檀木盒,很小,很明显那把钥匙不是开这盒子的,钥匙很大的,不成比例。
再说这盒子并没有锁,很轻松的就打开了。
也是,找到了盒子,锁不锁毫无意义。
盒子里就一张泛黄的纸,曹根生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他知道不可能是什么藏宝图。
已经猜测到,可能是房契啥的。
果然,是一张房契,民国后期的,还画着押。
这种房契现在肯定是不能有效了,要等很多年之后,倒也算一个凭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里一俗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里一俗人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