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奇怪了,哪有这么多姓李的,都到一起了。
想想也能理解,五大姓,张王李赵,遍地刘,只能认了。
自从看到李福军的枪,两人眼热的很,总想偷偷摸摸试一试。
最关键是那个套筒,为什么能不出声音,太奇怪了。
李福军懒得跟他们多说,说多了反而更解释不清楚了。
被磨的没办法了,李福军只能想办法给他们也改了。
三个人悄悄潜伏到了张八岭对面的桃花粱,目测,直线距离在400米开外。
小鬼子为什么没有警戒这么严,超出距离了。
现在的步枪,400米外,杀伤力很弱。
他们两人的毛瑟枪,有效射程说有800米,其实500米外,打不到要害,一般都不严重。
李福军的枪又强一点,600米可以精确射击,有效射程超过了1000米。
也就是说,李福军瞄准了打,小鬼子根本发现不了他在哪里。
两人一直羡慕李福军的枪,只想着什么时候也能搞一支。
这个要求,李福军更无奈了,小鬼子都没有在部队标配,怎么找。
说起来,两人的枪也不错,足够完成任务用了。
首先要确保击毙警戒的小鬼子,让两个小组顺利进入车站。
作战中,及时根据战场的情况,协助兄弟们拿下小鬼子车站。
并在完成任务,兄弟们撤退时,给予火力支援。
突袭,有其他几个人指挥足够了,在这方面,李福军不认为一定比他们强。
有时候,该放手,必须放手,不能什么都管。
桃花粱位置不错,好几个天然的隐蔽点。
李福军再三叮嘱两人,不管小鬼子有没有发现,打几枪,必须换位置。
晚上11点多,看到时间差不多了,李福军移动了一下枪口。
连着两枪,正在警戒的两个守卫变成了死尸。
不能一个个打,要不然小鬼子一开枪,就暴露了。
李广军和庄强一人一枪,把附近的两个小鬼子也送回了老家。
随着小鬼子死尸倒地,首先动手的是李三娃和陈朋,十几个兄弟趁着小鬼子警卫被干掉,悄悄摸到了工事边上。
李福军又是两枪,工事里的小鬼子机枪手脑袋开花。
另外两个小鬼子,完全愣住了,无声无息,脑袋上一个洞。
刚想拿枪射击,黄猛、周凯两人扑进了工事。
这也是两个身手很好的老兵,放进了侦察小队。
小鬼子的岗哨也就这么多,几个警卫,还有两个坚固工事。
短短几分钟,就被拿下了,而且是被悄悄拿下的。
三娃和陈朋打了几个手势,两个小组一左一右快速向小鬼子站台边上跑去。
晚上,山里,不但安静,还有点风,小鬼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1937:兵临城下请大家收藏:()抗战1937:兵临城下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