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战1937:兵临城下 第四十九章 独立营出笼了

吴旅长还兼任着277团团长,另外一个团279团,团长姓钟。

见面的时候不用说,张启坤把李福军推了出来,这是他们小分队的头。

“长官,你们要是北上,打小鬼子,我们没说的,干就是了。”

李福军主动表态,参加彭城会战的这些将官,还真没几个孬种。

这场大战也是地方部队的正名之战,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桂军、滇军都来了。

不但如此,这中间还夹杂着其他地方部队,很多是打散了,被渝都收编。

但就算是被打散了,这些兄弟依然无所畏惧。

李福军相信,加入42军,西北汉子应该不会做出陷害兄弟之事。

如果没记错,独立44旅就部署在韩庄和台儿庄之间,正好是小分队要去的地方。

李福军的主动请求,还真是让吴旅长有点没想到。

“不怕死?”

“长官,我们从钟山能活着出来,就算赚了,杀小鬼子,怎么都行。”

吴旅长也是典型的西北汉子性格,听说很多人是从钟山杀出来的,哪里还有怀疑。

“好,好,你们才是真正的华夏儿郎。”

吴旅长确实发愁兵力不足,哪怕多一个连,关键时候能改变大局呢。

“我再从旅警卫营调一个排给你们,从现在起,你们就是44旅独立营。”

吴旅长毫不吝啬,这都是去拼命的,营长算个屁。

“旅长,我们能不能申请多领一点武器,要是路上遇到愿意一起干的,也能应急不是。”

吴旅长有点犹豫,旅里面的弹药也不多。

“旅长,我们不要枪,只要一点子弹和手榴弹,其他的,我们去抢小鬼子。”

“好,没问题,你们去领吧。”

吴旅长下了决心,打光了总比留着强。

小分队立即做了整合,调整了人员。

警卫排30多人,从伤员中拉出了近百人,再加上小分队50多人,还算有点样子。

首先是组建了两个突击连,李锋、陈朋分别担任连长。

确实是兵力不足,只能先把框架搭起来。

两个突击连,每个连60人,分成两个排,每个排配备了一挺机枪。

这次,李福军把机枪分到了各连,营里不单独编制机枪排这种了。

侦察排还是李三娃任排长,手下17个人,大部分都是短武器。

那些兄弟可都是李三娃一个个挑选出来的,机灵的很。

另外营里还组建了三个排,炮兵排、警卫排、保障排。

炮兵有18人,警卫排有15人,保障排有18人。

张启坤任副营长协助李福军管理几个直属排,大力任炮兵排长,于晨任警卫排长,杨震任后勤排长,兼顾着地雷等物资。

原先的50多个兄弟都按照意愿和能力进行了分配。

同时于晨还兼新兵排的排长,随时可以招人进来。

独立营整编完成后,总人数超过了200,一个加强连的兵力。

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临时给的一个编制,打完了,还不知会怎么样。

所以李福军没有按照目前军队编制,用的还是合成营的架构。

至于兵力及物资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有了编制,以后就有了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