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战1937:兵临城下 第八十五章 老兄弟归队了

李福军展现出了霸气的一面,这都是游击纵队的地盘,他说了算。

几个大队不出去也不行,人太多了,霍邱都成了大兵营。

纵队直属部队也借助这个机会扩编了。

侦察连扩编成了侦察营,警卫连成了警卫营。

炮兵营、新兵营也同时成立,不过,都是框架,编制都不齐。

不过兵员不担心,医院里还有1000多,最多一个月,就会痊愈一大部分。

这可都是老兵,放在任何一个部队,都是宝贝。

再有,张启坤主导,黄凡配合,开始在周边组建保安团。

招收的新兵不但能保护地方安宁,还能给主力输送人员。

至于军官和训练,全部由主力派人下去,不用担心战斗力。

有些兄弟受伤了,不能上战场,但是训练新兵可以。

第一批100多人已经下去了,在各县组建保安团。

有几个军官直接就任团长,先把框架搭起来。。

再就是医院保安大队,同样扩编了,组建了四个连。

不但要守护医院,还要守护县里的重要单位。

小鬼子奸细很多,汉奸也有不少,不抓不行。

再就是新成立的新兵营,说是一个营,没有编制限制。

区域内主动报名的老兵,直接放进来,他们是骨干。

经过训练的新兵,也可以参加进来。

老兵要,新兵也要,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仗要打。

训练严格按照游击纵队制定好的方案执行。

这也是第一次,李福军非常急迫的想要扩充实力。

只有有了足够的实力,才有更多的话语权。

有了底气,才能帮助更多的抗日勇士拼命杀敌。

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让兄弟们不但流血,还憋屈的要死。

李福军下了命令,各大队严格按照新式训练方法训练部队。

一个月要有成效,到时检验不合格,大队长就地免职。

随枣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渝都部队有赢又输。

游击纵队就算再想帮忙,也是有心无力了。

表面看上去,游击纵队有几千部队,可是大部分是伤员。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打造一支精锐出来。

没过几天,警卫跑了进来。

“主任,淮北来人了。”

“啊,就到了,快,快。”

刚派出人去几天,就回来了,太快了。

李福军赶紧站起来,小跑着到了门外。

前段时间,时机成熟了,李福军赶紧派人去了淮北,那边还有很多老兄弟,不能不管。

院子里站了四五个人,都是熟悉的面孔。

“于晨、大力、胡彪、小山,看到你们,好,好......”

“营长,淮北游击队请求归队!”

“好,归队,归队好。”

李福军挨个跟每个人抱了一下,这些老兄弟,更不容易。

还没说话,张启坤、陈朋、李三娃几个人也来了。

大家都很激动,别看只有半年,太不容易了。

到了屋里坐下,于晨开始汇报情况。

淮北游击队目前有500多人,发展的不算快。

主要还是周边的环境不太好,后勤补给没有,没有武器,哪里会有兵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