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你为什么要去弄缸养珍珠啊?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吗?”
陆允川现在已经对高玉树的技术水平没有怀疑了,只是缸养珍珠这一点,放在后世也只是一个小众爱好型的产业,没什么前景的,他害怕高玉树钻牛角尖走错了路。
高玉树倒是坦诚,他摸着头,有些无奈:
“我本来以为回了家,就能在这边养珍珠,可没想到河山县根本没开始私人承包呢,我也没钱去租池塘,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养珍珠的水深在1.5到3米是最好的,而且需要水质干净,水流、光照都有很高的要求,简单理解,养珍珠就是大水域最好,我用水缸,只是在实验之前和师傅们聊的新想法......”
听到这个答案,陆允川心下释然,他又问:
“如果我给你一片大水域,你会怎么养珍珠?”
双湖大队有两个大湖,一直都没开发利用,正好可以试试看养珍珠。
高玉树理论的知识很丰富,但是实际操作上,最怕眼高手低,所以现在,就当做是一场面试吧。
听见陆允川的问题,高玉树也正襟危坐。
他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先说一些不是很切题的:
“陆老板,您知道我在下乡时,他们是怎么养珍珠的吗?
大家都把珍珠的产量放在第一位,产量甚至比品质都重要,所以大家珠种能放多密就多密,肥料能喂多少就多少,唯恐最后收的珍珠不够多。”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痛心疾首:
“但是我发现,河蚌这东西的排泄物很脏,养殖时大家都拼命喂肥料,一来二去塘里经常长满了水藻。
这些藻绿油油的很丑,又特别臭,还容易憋死珠蚌。到头来珍珠反而会减产,珍珠的品质也不会好。”
说完这些,他才正视着陆允川:
“所以如果您想让我养珍珠,我得先建议您,不能盲目的追求产量,养殖环境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说着,他甚至开始苦笑:
“我那个时候就建议他们不要盲目追求产量,但大家都穷,穷怕了,所以没人听得进去。我能回城,一部分是政策,一部分也是有人嫌我烦吧。”
听见高玉树这么说,陆允川其实是很高兴的。双湖大队的环境非常优越,山水相依,层林叠嶂,是个发展旅游的好地方。
如果盲目追求珍珠产量而破坏了未来的发财基本盘,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很认同高玉树的看法。
当下,他又继续提问:
“那对于你说的问题,你有解决的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