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住陆允川的,居然就是清晨在小山村五哥那里被偷了稿子的文气中年人。
他的身后,呼啦啦一片走出来的,就是同屋的那三男一女四个年轻人。
“你们......认识?”
本来只是同车的关系,陆允川没想到他们居然能凑到一起,当下也就好奇的问了出来,一旁的戴裕迟和陆学远也是满脸好奇。
“允川,这么巧!我们和张老师也是刚认识的。”
说话的就是那个丢了诗和钱的男青年,叫周康。自从陆允川早上帮他找回失物后,他就对陆允川热情万分,临别时也是他一再坚持,几个人才互相做了自我介绍。
当时对于陆允川不能一起同行周康还特别遗憾来着,现在在易乌城里重新遇见,他们也很兴奋。
“早上我们不是说要去省城参加杂志社的诗歌大赛吗,没想到张老师在文学领域也特别有见地,聊着聊着,我们就决定结伴而行了。”
周康说的陆允川知道。那四个年轻人都是台山人,一起在台山师范上学,他们都是文学爱好者,酷爱写诗,所以才趁着假期,一起结伴去省城参加诗歌大赛。
那个中年人叫张国胜,就是周康嘴里的“张老师”。他早上自我介绍是写小说的,本身就是易乌人,之前是去南边拜访一位笔友一同改稿子,坐车回程时才遇见了陆允川他们。
半新不旧的故人相逢,张国胜很是兴奋,一定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听到陆允川他们还没找好晚上住宿的地方,张国胜更是兴奋,直接表示自己家就是开旅社的,必须要陆允川他们今晚下榻自家才行。
连那四个年轻人也在一旁帮腔,盛情邀请陆允川三人。
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陆允川能看出来,这几个人都是怀揣着文青梦想的读书人,热情诚挚,不是那种作奸犯科的歹人,所以他也没有立刻拒绝。
在问清张国胜家的地址之后,几个人相互约定,陆允川他们先去赴朋友(周抗美)的约,等到晚饭后再去张国胜家登门拜访。
虽然对没办法请陆允川一顿晚饭颇感失望,但张国胜还是很欣喜于陆允川答应了他的邀约,连连表示要拿出家里的好茶来好好招待。
看着时间已经接近傍晚,估摸着周抗美他们已经交接完成,陆允川也不再耽搁,和张国胜他们挥手告别后,就和戴裕迟、陆学远一起,快步走回供销社大院。
二十多分钟后,三个人就远远的看见了等在大门外的周抗美三人。
晚饭是周抗美找的地方,应该是熟人,在排着大队的饭点儿也能混到一张桌子。
五哥送的腊野猪肉果然是一绝,经过厨师的整制,飘香整个饭馆,让全饭店的人都来打问这是什么菜。
有些穿着毫不起眼的食客,甚至愿意出二十块钱,只是请陆允川他们分自己半份。
闹闹哄哄里,周抗美喝的大醉,赵炳亮和小廖也喝了不少。他们明天能在易乌休整一天,而陆允川他们明早就要坐长途客车去静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