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村的“圈地运动”越来越激烈了。
克里斯蒂安·席勒半买半抢,海索·唐·奥科里多连蒙带骗。这些天来,两方势力把白湖村搅得一团糟。
“神父,这可不是小事啊!”
埃里希修士听了海索的“宏伟蓝图”,惊得连声呼喊。
“把农奴的身契一笔勾销,以后修道院的田地就没人耕种了!”
“我们这不是在协商吗?又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
农奴制度实在是太落后了,海索还想稍微“进步”一点,所以他要变成收租的地主。
“而且,我们只是还了他们人身自由,又不是给他们送地。”
“交租的佃农多一点,服役的农奴少一点罢了。”
“可修道院的田产主要都是由农奴们耕作的,这……”
“风物长宜放眼量,埃里希修士,时代变了,强迫农民劳动已经不符合潮流了。”
海索又发挥了自己的忽悠能力。
“佃农交租,而农奴服役,你说谁会更卖力?”
“如果我告诉你‘交完了圣所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你种田会不会种得更卖力?”
“如果我再告诉你‘一周必须干满三天,否则不准停’,你种田会不会摸鱼?”
埃里希修士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哎呀,神父大人说得真有道理!”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只是第一层。
海索站得要高多了。
光种地永远也种不出名堂,想致富得去经商。
之前弄没了亨里克,抢来了行政权。作为堂区神父,海索本身就掌控着白湖村的宗教与文化。
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现在只差个经济了。
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取克里斯蒂安而代之了。
之前有农奴制度,白湖村的劳动力基本都被束缚在土地上。现在进行改革,说不准能释放出一点劳动力。
他将来搞手工业和商业可是需要大量的劳力。
“所以,听懂了吧,埃里希修士。”
“懂了是懂了……”埃里希发现了盲点,“但都是农奴的话,席勒先生也没法下手。”
“如果村民们都变成佃户,不也可能被席勒他们给招过去吗?”
“他们有地也有钱。”
哎呀,好像是这么个理啊!
海索只想了自己的好处,没想到人家也能受益。
这么一看,海索这神父似乎竞争不过他们。
“咳咳,所以才需要斟酌嘛……”
为了掩饰尴尬,海索装得高深莫测。
“你以为我会随便给农奴自由,而不收取任何代价?”
“哦,原来如此!神父,您简直是深谋远虑!”
不知道这埃里希又脑补了什么。
“呵呵呵,埃里希修士,叫上保罗教士,一起去看看我们的工程……”
路德维希家的破屋已经被拆,工匠们正在劳作。
话说,现在整个白湖村到处搞建设,已经有些缺人的意思了。
还好现在才是二月,农忙时间还没到。村里闲着没事的人全部加入了建设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