誊写室的门是敞开的。
“约翰,找几个聪明的,陪我去镇上……”
这几日,奥科里多神父总是忧心忡忡,不知在担忧些什么。
保罗教士本来想进海索的专属“办公室”汇报任务,但见怒气冲冲的神父正在训斥事务官。
所以,他站得远远点。
“什么?没有!”
“那找几个比较聪明的。”
“也没有?”
“不太笨的呢?”
“还没有?”
“那你总不能找几个猪头三来吧?”海索拍案,“白湖村里难道住得全是蠢东西?”
“这些……嗯?保罗教士?”
海索终于注意到了保罗。
“总之,约翰,这事交给你来办。”
约翰与保罗擦肩而过,后者清了清嗓子。
“神父,‘近水楼台’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
“不错,这几日来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海索高兴地站起来晃了几步。
“白湖的商场,近水楼台!我们事业的第一步就从这里迈出!”
“届时,新教堂,新商场,便会吸引来新居民。”
“还有如保罗教士你提议的,‘把白湖的夜光打造成朝圣之地’!”
海索本来还忧愁,怎么才能给白湖夜晚的奇景做“包装”。没想到多明我会的保罗却是习以为常。
看来教会没少做过这种事。
“男爵大人有意赞助我们的事业。这不,我今早才接到传信,说是男爵请我去乌撒福特会面。”
他与保罗离得更近些,几近于“勾肩搭背”。
“我不在的日子,村里的七圣事还得依靠保罗教士来完成了。”
本着“能者多劳”的精神,海索自然把这种毫无意义的琐碎事都甩到了保罗头上。主要是给伯纳德省些力。
其实,海索很想把伯纳德一起带到镇上去。旅行途中有个靠谱的副手还是很有必要的。
可惜,他在白湖还有密教组织要管,还有“唱经班”这种忽悠人入教的东西要维持住。
更关键的是,“拂晓学会”的成员都不是省油的灯,稍稍放松管制,就容易“野火燎原”。
在海索“孜孜不倦”的忽悠之下,伯纳德已经完全把密教当成了宗教改革的一部分。
因为密教本身就是反教廷,且去中心化的。在加上海索对正统教义的篡改与缝合,他这异端神父还真就创了一个自己的“新教派”。
无意识地主动走上“宗教改革”之路了属于是。
对于海索这“笑里藏刀”,保罗也不得不低头。
“合作”嘛…“合作”……
离村之前,海索算是将村子都潦草地转了一圈。
“神父,席勒先生已经将各种税款、文件都补齐了。”
海索跟着保罗后边,听着他这些天来的工作汇报。
“您瞧,这些是账目,还有与圣所订立的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