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班里一共多少人?”
陈言想了想,他记得高三最后有个填报表,上面写的是72个人,这个数据应当比较准确。
“72个,应该是。”
雷雨不疑有他。
“哦,行,我知道了。”
数学课。
“所以,我亲爱的课代表,你是觉得我一个数学老师不识数吗?”
李昊歪着头看了一眼比雷雨命还薄的作业册,手持尺子,在雷雨的脸上轻轻拍了拍。
雷雨壮着胆子,倔强地说道。
“老师,我敢保证,没问题,全交了。”
李昊拿起玻璃杯抿了口茶水,雷雨见状条件反射地噔噔噔往后退好几步。
“你跑什么?”
“过来数,我看看你能数出来多少本。”
雷雨深吸一口气,上前点起了数目。
“1,2,4,8,16,32,64,65,68,70,71,72。”
“没问题,齐了。”
雷雨竭力控制自己的表情。
“好好好,等差数列是吧。”
“可是,我记得你们班只有69个人,哪来的72个,你生出来的?”
“啊!”
雷雨死死地盯着陈言,想从陈言脸上看到嘲弄,偷笑等表情,可他看到的只有困惑。
陈言也觉着奇怪,照理说他应该没记错
刘辉捂着嘴,偷笑道:“一气化三清!”
雷雨摸着快干的裤脚,尴尬地笑了笑,但想了想,还是憋了回去。
“这……是意外。”
陈言记得虽然高二进行了文理科分班,但补充完之后数量应该没变化啊。
“难不成我记错了?”
“好像是记错了,忘了个重要因素。”
陈言看的是表面的纸上数据,是学校发在招生办官网上给新生家长看的,必然是造假的。
根据学校的算法,将本校的复读生,个别外校优秀复读生以及一些来他们学校借读的学生都算作应届生的数据。
当然,假的不多。
二中那边也有人盯着陈言他们学校,前几年朱校长造假造猛了,纸面数据的一本率给负责的老师造假到了75%,被警告后,朱校长吃一堑长一智,其中分寸微调,众多副校长无人出其左右。
前世,陈言他们班安插的不多,正好三个。
好在,胡宇早就预料到了雷雨的下场,提前和李昊告密,说明并解释前因后果,为此,李昊并没有那么生气。
“不管怎么样,作为课代表,没做好本职工作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该罚!”
“门外竖着!”
刘辉笑得更快活了,趁着雷雨走在过道,还给了他扮一个鬼脸。
雷雨想要报复回去,可看了看盯着自己的李昊,只等畏畏缩缩地松手,悻悻然离去。
“那个一气化三清的,你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跟着雷雨一起到后面竖着。”
“不对,你蹲着马步,我要看看你怎么一气化三清。”
“我?”
“不要啊!”
“那让雷雨陪你,干不?”
“干!”
只要有人一起受苦,再苦再累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