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死亡短视频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再谈旅游(下)

导游欺客宰客,还成迫不得已的了?    为什么张巍会这样说?    还是刚才那句话,这是整个旅游行业的问题,跟某一个导游本身的人品道德,关系并不是太大。    简单的梳理一下旅游业目前的现状,这中间的环节多得能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    这句话在旅游行业里就是个笑话。    可能游客自己都不知道,一次简简单单的旅行,自己这个游客,这么个贵为上帝的消费者,已经不知道被转手卖了多少次了。    作为一个游客,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城市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旅游门店吧?    你以为这些真的是各大旅游公司的直营店?    什么国旅,什么青旅,看起来都像是那些大公司的分支机构。    错了。    这些都只是打着那些大公司名字的个体户而已。    这些小门店,他们今天收两三个人,明天再收一两个人,可能一个月都组不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团,一个旅游大巴都坐不满。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签了合同的游客等吧?可就那么几个人,真要发团了肯定是亏。    卖出去!    游客交了一万的团费,那就八千卖给更大的旅游公司,一个人就能赚两千。    什么是大旅游公司?    在行业里,这还有个专业称呼,批发商。    这些公司,从各个旅游小门市里买游客,集中起来,每天都能发团。    可他们干的就是批发商的活儿,真要带团,不专业啊,怎么办?    继续卖人!    八千买回来,再六千卖出去,卖给谁呢?    接盘的就是那些真正的旅游公司了,这些公司能够开发旅游线路,也能够组团带团,跟各大航空公司也关系紧密。    可是,这里边还有一个问题,真要是所有的旅游团,全都要这家真正的旅游公司去带,那得养多少个导游?    再退一步说,先不算养导游的人力成本,就说那么多的旅游城市,每个城市那些地面资源,什么接机送机,什么景区门票,他们是不是得在全世界每个地方都开个分公司?    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怎么办?    卖人!    四千,卖给旅游当地的地接社。    地接社,就是旅游城市的那些真正提供旅游相关服务的旅行社了,到这儿,游客那一万块钱的团费,其实已经只剩下四千了。    你以为这就算完事儿了吗?    没呢!    绝大部分的地接社,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公司,整个旅行社就那么几个人,有些甚至就是一个夫妻店。    地接社把游客买回来,自己其实也没能力接待,那怎么办呢?    还是卖人!    这次再卖给谁?    导游。    是的,最后这一层,就是导游。    你真以为导游就是在旅行社上班啊?    没有的事!    绝大部分导游,其实都是在单干,就是找个旅行社挂名而已。    导游从旅行社里接团,那是要按人头给钱的,这就形成了旅游业的一个专有名词。    填坑团。    为什么要叫填坑团?    单纯按团费来说,导游从旅游社拿一个游客,得倒给旅行社一笔人头费,最夸张的,一个人头费,也就是一个坑,两三千!    这意味着什么?    旅游还没开始呢,这个团如果有10个人话,导游先就已经亏进去几万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