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海又说:“村里一些人觉得没必要修路,一帮死脑筋,修路难道是国家没事找事?”
刘庄感觉自己要找到刘天海来的目的了,难为情道:“大伯,你不会想让我去劝他们吧?你和四叔都劝不动,我哪有那脸面。”
“没让你劝。”刘天海说:“就是我打算开个会,一起讨论讨论这件事。修路是国家大计,老百姓应该支持国家工作。你脑子灵活,你给起个头,最好想办法说服二叔那一辈。”
那可不容易。
良字辈的老人多是四五十年代的人,一辈子节俭惯了,别说300块,就是30都能给你甩脸色。
天字辈、宗字辈的后生在家还好,跟他们商量商量,其实不难,最难的是家里的晚辈出去打工,老人独自在家,沟通也沟通不来的。
刘庄说:“行啊,包在我身上。”
得到刘庄的回答,刘天海又走访其他家庭。很难说这股阻力哪里来的,明确存在于刘家沟,阻碍刘家沟的建设。
放空思绪,刘庄不由牙疼。
刘家沟的这事不为难,眼下最为难的就是院子里的蜜蜂了。
他发现那些蜜蜂抱成一团,俨然在桂树落了脚。家里的蜂箱好长一段时间没用过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拂去蜂箱里的灰尘,没被虫咬坏,算是个好消息。等到蜜蜂稳定下来,他穿好防护服,又拿来一个半椭圆引蜂笼,在内壁抹上蜂蜜,置于蜜蜂群上面,折下几根树枝轻轻的在蜂群底部来回扫,那些被打扰的蜜蜂一部分重新回归,一部分则会往上爬,进入引蜂笼中。
蜜蜂都进入其中,刘庄解下引蜂笼外侧的黑布,用橡皮筋绑着挂在阴凉处,制作了两块蜂巢板放在蜂箱一侧,再用一块隔蜂板挡住另一侧,测量一下出蜂口,在订上一块带有小孔的板皮,目的防止蜂王因为各种原因逃跑。
晚上,刘庄架设好蜂箱,又在里边准备了一些蜂蜜和水,才把引蜂笼里的蜜蜂抖落蜂箱。
第二天一早再观察蜂箱,出口的蜜蜂已经开始工作。
正到中午,下了一场急雨。
雨后,刘宗毅过来叫他去开会。
会场在祠堂前的操场,那片地农忙时晒谷,闲时是小孩子跑来跑去的场地,过年前后打工的后生回来,开车的就停在那。
下过雨之后,没那么燥热了。一群人就站那各抒己见,顺便等人齐。
刘庄过去的时候,在家的年轻人几乎都到了,差的要么通知不到位,要么家里来了代表,剩下的就是长辈了。
都是兄弟祖叔,见了面就没一一打招呼,如刘宗浩、刘宗毅,天天见面的,往那一站就主动凑过来了。
“小庄,这是我家黑豹生的狗崽吧,竟然这么大了。”说话的是十叔刘天高。
刘庄笑着打招呼,“可不是嘛。小狗崽子容易挂肉,一天一个样,两三个月就和成年的大狗没区别了。”
“嗐,要我说也和环境有关。”刘天高说:“都说你家那院子有灵气,瞧那什么鸳鸯、白鹭全飞到你家院子做客,不服不行呐。”
刘天河在一旁打哈哈笑道:“天高,别说什么灵气不灵气,小庄隔三差五就给小狗买牛骨头,别说狗了,就是人这么吃,也胖好几斤。你要是不服气,也顿顿喂牛骨头。”
刘天高表示没法子。
人都吃不上,哪轮得到狗啊。平时就剩菜剩饭,哪天炖排骨,才有骨头给它吃,刘庄那样的喂养方式,学不来,真学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