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毅撇撇嘴,“我那是没发力,不然一根小指头就轻松放倒。”
院里头扑棱棱的声响,刘庄一听就知道是白鹭。刘宗毅惊讶,询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刘庄说:“听声。”
刘家沟的白鹭都是小白鹭,不过依然是这片田里的大型鸟类。刚才的声如凛风过境,也就苍鹰和白鹭能发出,苍鹰的起落宛若无声,所以锁定目标白鹭。
“我不信。”刘宗毅执拗的跑到院子里一睹究竟,果不其然,真是白鹭,不过不是一两只,而是十二只,顺带还有七只池鹭。
“真神了。”刘宗毅轻车熟路的取料喂食,脚下全是保护动物,此时如家禽鸡鸭,都在他的脚边吃食,让他情不自禁拿手机拍了张照发高中班级群。
晚一点,群里就好几个人冒泡,羡慕的都是上班疲倦了的牛马,酸里酸气的是玩得好的同学,另外有一条私信,问价格的,刘宗毅当即拉黑删除。
犯法的事,他有准。
“庄子哥,你说在刘家沟搞一个养兔场有搞头吗?”刘宗毅漫不经心的问。
刘庄被这个问题问的愣了一下,“你怎么会突然有养兔的想法?”
刘宗毅说起他的想法。
他不想再回城里过早八晚八的牛马生活,再加上刘天水两口子紧催紧促,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恰巧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养兔的新闻,一来二去,就看对了眼。
刘家沟没有养兔的人家,刘庄也不好判断养兔的前景。只是让刘宗毅考虑清楚,“搞一个养殖场要考虑的事很多,例如前期投入、场地规划、兔苗选种、适合兔子的环境、饲料,再到后面的销售问题,如果你想做成这件事,必须把问题细致考虑好。”
“那么麻烦啊。”刘宗毅咋舌。
“小庄,十四,村头有人在河里钓了一条大鱼,听说能有七八十斤。”五哥刘宗季沿途嚷一嗓子,高兴坏了。
“哪呢哪呢?”刘宗毅闻言撒丫子往村头跑,边跑边招呼刘庄。
刘宗毅嫌麻烦好热闹的性子,谁也没想到,他以后会成为刘家沟唯一的肉兔养殖大户。当然,这是后话了。
到村头时,已经人山人海。
柳树下、河边都站满了人,唯独垂钓的人后边空空的。
那人是个小伙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是刘家沟的人。钓鱼的家伙事那叫一个齐全,刘庄见过的他有,刘庄没见过的他也有,好一些都叫不上名儿。
小伙子紧紧抓住鱼竿,时而收时而放,时而松时而紧,那鱼一跃,线轮呼呼的往外扯,鱼钩赫然挂着一条青鱼,青灰色,犹如墨绿色的翡翠,圆润饱满,又性情凶猛。
“嚯,真是一条大鱼咧,怕是能有天明钓的那条大了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