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神,来了 第八十五章 销魂的诗

新势力的出现,必定会对原本存在的旧势力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即为此类关系。    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文学的市场、受众大幅度缩水。    事实上,这口锅不应该扣在网络文学的头上。    而应该归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之必然。    当然,也不能把锅全都归结于信息发展。    其实和传统文学的写法也有关系,网络文学讲究一个“爽”字,将读者的阅读体验放在第一位。    而传统文学普遍比较讲究作家个人的情怀、思想输出,有时候就丧失了某些阅读趣味。    毕竟这个时代,大道理已经听得足够多,生活已经足够艰难,人家何必还要看书找虐呢?    更况且,“自以为”牛比的传统作家不在少数。    比方说宁琅接触到了一个诗歌协会的会员,天天在群里发自己写的诗,经常沉醉在自己无以伦比的才华中无法自拔。    然而仔细看看,写的都是么子玩意儿?    随便举一首。    就前不久刚发的最新力作。    诗的名字叫《计划》。    内容如下——    十一快到,    又一个黄金周,    我叫老婆计划一下,    带姐妹俩去甚么景点玩几天,    老婆不耐烦地,    骂我一通,    “从去年开始,    五一计划西安,    中秋计划去舟山,    十一计划去海南,    到头来你都去不成,    这次我甚么都不计,    甚么都不划!”    宁琅看到作者孤芳自赏地发出这首诗的时候,他简直都傻眼了。    原版还不至于此,人家还通篇用的繁体字!显示出极高的“文学修养”。    他很想问一下那位号称出过诗集的兄弟,您所理解的诗歌就是把一整句想说的话,断成一节一节的短句吗?    都嘲笑人家张宗昌。    人张宗昌写的不比您这好多了?    但宁琅细想之下,也有不同的看法。    这首诗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把他逗笑了。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只有更人才,没有最人才。    问题是这帮家伙硬是不觉得自己写得很奇葩,还认为是接地气,针砭时弊,描写生活。    你怎么和他们说?    当然,这也是传统文学一个比较片面的现象。    客观来讲,传统文学的整体质量,的确要高于网络文学。    主要是网络文学从业门槛低,谁都能写。    而传统文学不一样,就算是你想要自费出版,那也得拿得出几万块钱才行。    而且,通常自费出版的,都是有一定文化和社会地位的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名望。    换而言之,就是装比。    所以比起糟粕满营,太监遍地的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的整体质量还是要高上一筹。    而这,也成为了某些半灌水响叮当的传统作家攻击网络文学最有力的理由。    反正别问,问就是辣鸡。    故而对网协前辈们的提醒,宁琅深以为然,也是暗暗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时间过很快。    座谈会的日子转瞬即至——    “哟,宁哥,梅姐,你们这是要去干啥啊?不开店啦?”    楼下,邻居们看到宁凌启和梅秀珍两人一袭盛装地并肩往外走,皆是好奇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