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一片寂静。这在意料之中,但真正来临时还是让人感到巨大的压力。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尽管是中微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不止台积电。”刘青松继续汇报,“三星这边也收到了类似的压力。美国正在通过各种渠道,要求韩国政府限制本国企业与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合作。”
尹志绕有些担心:“如果主要客户都在的话,对我们的打击很大。”
“这正说明我们的技术侵害了他们的核心利益。”李一凡沉声说,“但也提醒我们,不能依赖任何外国企业。真正的出路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他转向专家组:“这次评审非常关键。我们需要考察评估28nm光刻机的技术水平,找出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只有让技术过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专家评审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除了已经取得的肯定成果外,专家们还指出了几个需要重点攻关的方向:光刻胶与光学系统的匹配优化、机械系统的精度控制、以及EUV光源的稳定性等。
“这些问题都记录下来了吗?”李一凡问尹志绕。
“都记录下来了。”尹志绕认真地点头,“我们会根据专家的意见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
中午时分,评审会暂时休息。李一凡正准备去餐厅,手机突然响起。是德国默克亚太区总裁施耐德打来的。
“施耐德先生?”李一凡微微一笑。前几天刚谈妥默克在星城建设光刻胶研发中心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又有新的进展。
“李书记,我们董事会已经通过了投资方案。”施耐德的声音透着兴奋,“不过……我们希望能得到一些额外的支持。”
“什么支持?”
“我们想扩大投资规模,除了光刻胶,还想布局其他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但需要更多的土地和政策支持。”
李一凡眼前一亮。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可以借助默克的技术优势,加快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施耐德先生,您具体的投资计划是什么?”李一凡作为导师。重生者,他深知半导体材料是整个产业链的命脉。
“我们计划投资20亿欧元,”施耐德说,“除了光刻胶研发中心,还要建设特种电子气体、光刻机镜片涂层材料等生产基地。这些都是半导体制造的关键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