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颤颤巍巍的老人,腰板子也挺直了起来,大声的说道:
“老汉虽然打不动鬼子了,但我可以给队伍上做饭,后生仔们吃饱了好有力气打鬼子!”
村长正想站出来,却被他的媳妇拉住了;
他们家有田有地有粮,不跟穷的只剩一条命的苦哈哈掺合。
杏花寨原有172人,经历过鬼子的屠杀后只剩下125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从鬼门关抢回来的重伤员;
二排用自己携带的药品救活了他们,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绝大部分都能恢复。
如果没有八路的药品和口粮,不要说是重伤员,轻伤员能活下来的都少。
蔡正清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后,决定在杏花寨成立一个民兵排,125人的基数应该够了。
蔡正清还是低估了仇恨的力量,也低估了老乡保卫家园的决心;
在他宣布要成立民兵排后,杏花寨的老乡踊跃报名,男女男少尽上阵,最后逼得他只招收十六岁以上、四十五以下的。
孤儿和家里只剩下一人的男子可以放宽到十四岁和五十岁;
由于很多老人和小孩死于鬼子屠刀之下,杏花寨以年轻人居多,因为他们跑得快,所以更容易逃脱屠杀。
最后民兵排招收到了男女民兵78人,几乎全民皆兵。
考虑到杏花寨的特殊情况,蔡正清几乎没有设置限制,来者不拒。
就在蔡正清准备宣布民兵排正式成立的时候,娟子再次站出来说道:
“我不当民兵,你答应了让我当八路的,你得给我发军装和枪。”
蔡正清没有想到娟子还看不上民兵,但二排没有女兵的编制,带着不方便;
就是整个独立营,战斗连队也没有女兵,只能去卫生队。
蔡正清知道娟子的情况比较特殊,她刚刚燃起生存的希望,对于她的要求必须谨慎对待。
“娟子,留在杏花寨民兵排打鬼子不好吗?我让你当班长。”
蔡正清拿出了很大的诚意,但娟子似乎不买账,语气坚定的说道:
“他们在杏花寨还有家,可以边打鬼子边保护家人;
我没有家人了,以后队伍上就是我的家,八路去哪我去哪,直到杀光所有鬼子!”
蔡正清还想说服她,娟子又将了他一军:
“你是八路,答应的事,不能说话不算数!”
这下算是点到了蔡正清的穴上,老乡们都在看着呢;
如果说话不算数,老乡还怎么相信八路?
蔡正清只得答应下来再说,领导那里他去请示,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