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第293章 一切为了胜利

这种线形防御阵地很容易突破,集中兵力攻击一点,一点破则全线破,笠原大尉的心中很快就有了作战方案。

这种线形防御阵地,是国府军在野战中常用的,笠原大尉在晋南作战中经常遇见,有着丰富的破防经验。

现在就是选择突破口,从两翼突破太费时间,作用不大,笠原果然选择了中队,决定集中主力从中间突破。

鬼子能想到的,二连三排长李海峰也想到,他的排兵布阵看起来是简单粗暴,其实也是有章法的。

他也知道三排的防守毫无纵深可言,但没有办法,他只有90多个人,6挺机枪,5具掷弹筒;

要堵住300米的山口,只能一字布防,牺牲防守厚度。

当然在一字布防上他还是有侧重点的,就是一个原则,两翼重火力轻兵力,中间轻火力重兵力;

6挺机枪的5挺都部署在两翼,左2右3,中路只有一挺机枪,但有50人,两翼各20余人。

李海峰将连机炮排加强给他们两门飞雷炮,就埋在中路峰顶上,炸药包都提前装好了,这是三排最后的杀手锏。

这样的防御部署既保证了中路的厚度,同时可以得到两翼侧射火力的支援。

鬼子在中路投入了重兵突防,至少有上百人,排成了三个梯队,朝着守军阵地滚滚而来。

鬼子同样没有携带重机枪和迫击炮,轻机枪都在第二梯队提供火力支援,突防的主力还是几十个步枪兵;

连试探性进攻都没,一上来就梭哈,首战即决战。

“狗日的,这是要拼命的架势!”

“同志们,主力正在包饺子,绝对不能让一个鬼子冲过去,人在阵地在!”

李海峰在做最后的动员,也是给同志们打气,鬼子既然要拼命,那就以命搏命,奉陪到底。

三排的同志们只是默默的将子弹推上弹,手雷一个个摆好,随手可以拿得到,就是刺刀都准备好了;

另外每个人的身上都挂有一颗手雷,这是最后与鬼子同归于尽的,他们称之为光荣弹!

对三排的同志来说,此时不说要口号,干就行了。

打鬼子不需要动员!

鬼子的散兵线越来越近,阴森的刺刀在阳光下散射出寒光,三排的同志依然是不同如山,他们同样是一支真正的精锐。

“杀鬼子!”

李海峰的怒吼穿透了巍巍太行,让笠原大尉没来由的一阵心悸,一瞬间他感受到了大山般的威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