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 第325章 牛头岭阻击战(2)

牛头岭前沿阵地,炮火延伸后,鬼子发起了试探性进攻;

说是试探性进攻,但投入的兵力并不少,足足一个步兵中队,果然是联队一级的鬼子,出手不凡。

226联队是野战联队,组建后已经两次随师团进攻中条山,与中央军血战数场,表现非常亮眼。

来自熊本的师团战斗力都很强悍,尽管是以后备役人员组建的,但士兵的战术素养都很高;

他们的进攻队型很严谨,分成三个梯队推进,给了守军不少的压力。

好在二营的同志都是老兵,之前他们在根据地担任预备队,老兵伤亡不大;

都是用独立营的战术训练半年以上的精锐,一个中队的鬼子还吓不到他们。

前沿阵地经过二营同志数日扩建后,已经形成了四横五纵的立体布局,兵力、火力配置都很合理,由副营长严维民统一指挥。

严副营长之前是28团的一个营长,总部抽调的那一批干部,他们的任务是过来掺沙子的;

现在这一批外来和尚占据了881团很多重要位置,沈振华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给原独立营的老兄弟留下一些位置就民行。

严维民当副营长有些屈才,但他并无务言,一直尽心尽力的辅佐赵德安,逐渐得到了信任,这次就将前沿阵地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三营的步兵连下辖3个步兵排和1个机炮排(65人),加上侦察班、8人连部,编制326人;

摆在前沿的是二连、三连,其中三连、二连各留了一个排在根据地,所以每个连都是246人;

两个连就是592人,装备6门九二重机枪和12门飞雷炮。

重机枪后撤了几百米,部署在侧翼,作为侧射火力存在;

飞雷炮还是隐藏在最后一道战壕,作为最后的杀手锏使用。

严维民见鬼子只有一个中队,就决定先不动用重火力,把鬼子放近后用轻武器解决。

鬼子的推进速度很快,非常顺利,顺利到让带队冲锋的中队长井上胜久发怵;

他们只是试探性进攻,并不想把散兵线推得太近。

井上大尉感觉八路军肯定有阴谋,目测打头的散兵线距离守军阵地已不足百米,但守军依然没有动静;

如果是别的华夏部队,这个距离早就开枪了,他不相信八路军会逃跑,没有开枪只能说明八路指挥官对有着绝对的自信。

既然八路军还没有开火,他们就只能继续往前推进,井上大腰都快弯到地上去了,随时准备趴下。

又推进了二三十米,他甚都能看清守军阵地上的累累弹坑,那都是炮火准备留下的。

就在井上大尉犹豫还要不要向前推进的时候,守军的阵地突然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