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要搭建的是简易的塑料大棚,主要是为了给猪田提供遮阳和保温的效果。”叶潇男开口后,所有人都轻轻点头。
猪田搭建大棚的事情他们早就知道了,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农民,也知道大棚是什么,只是没用过罢了。
不少人甚至觉得叶潇男这么做有些浪费,不过叶潇男既然已经决定,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照做就是了。
只见叶潇男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点解释道:“首先,我们要在地面上每隔五米打一根地桩,地桩要埋得深一点,确保稳固,然后,用钢管或者竹竿作为支架,搭成一个拱形的框架。”
农民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这又不是什么很难懂的东西,而且叶潇男为了让他们干的细致,特意开启了言传身教。
别说,这么久了叶潇男发现言传身教真是一个好技能。
只要他想教的东西,哪怕是个傻子在言传身教之下也能明白一二,毕竟不懂原理也会照葫芦画瓢不是。
随后叶潇男继续道:“框架搭好后,我们就把塑料棚膜铺上去,记住,塑料布要拉紧,不能有褶皱,否则会影响保温效果。边缘部分要用土压实,防止被风吹开。”
“厂长,这塑料布会不会太薄了?万一刮大风怎么办?”人群里一个农民突然有些担忧地问道。
叶潇男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这批塑料棚膜就是专门用来搭建大棚的,厚度和韧性都经过测试,能抗住一般的风,再说我们这里又不是什么大风区,只要把山口位置看好,就不会有问题的。”
秦家村农民们听了,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们知道这玩意可是要花不少钱的,虽然叶潇男没说,但几千块钱那是最少的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这些塑料棚膜就花了足足两万块钱!
这也是现在国内几乎没人用大棚的原因了,成本太高。
而且这种大棚使用年限最高五年,甚至说遇到极端天气两三年就要再换一批。
一般情况下,还真没有人敢用这玩意,除非是一些搞高端反季果蔬的可能会使用,反正这几天叶潇男打听了一圈,也没听说谁在用大棚种马铃薯这样的蔬菜。
毕竟他的这种行为在懂行的人看来,那就是纯粹的有钱烧的!
大棚种马铃薯?
你是多有钱才能干出来这种事?
可惜他们不懂,叶潇男也无法解释。
而且叶潇男真的会赔钱吗?
退一万步来讲,明年灾害一出,粮食的价格那是直线上升,叶潇男的一百多万斤马铃薯卖个十几二十万块钱完全不成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TXT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