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雁横塞 第十八章 轻骑破关,白毦握刀

古九郎收回了目光,拾起了脚边的长剑,用破布拭去鲜血,然后又从怀中掏出黑布,仔细地将长剑包裹好,放在了身后。

他吐了一口气,然后一瘸一拐地朝着大地的东方走去。

......

......

“什么!他们怎么这么大的胆!”

大唐皇宫内,一个身穿龙袍的老人将身边的器物,一件又一件的狠狠摔在了地上。

玉器、木器被摔得散了一地。

大殿之上,三四个宦官紧紧地伏在地上,大气不敢喘一个。

这时从外面赶来了一位有些年迈的宦官,他迈着小碎步,刚到大殿外,便听到里面传来的发怒声。

老宦官扶了扶门框,静耳听了一会儿,然后立马快步冲到大殿里,很是心疼地说道:

“哎呀哎呀,我的陛下啊,怎么动这么大的怒气啊,谁又惹陛下不开心了!”

老皇帝并不听劝,又抄起桌上的一方砚台狠狠地砸了下去。

那方质地极佳的端砚被摔成了几块。

“一群废物!”老皇帝怒道。

“陛下陛下,消消气消消气,让老奴听听,谁又不好好做事,惹圣上生气了!”老宦官尽力地去安抚着老皇帝。

“还得陛下给老奴讲讲,让老奴替圣上分分忧不是?”

这位快陪了老皇帝一辈子的老宦官很是心疼地说道。

老皇帝抬起左手,气得有些发抖的手指着西面。

“三百多人被一个中六品练剑的人,杀得一干二净!一千多号称我大唐虎兵的大戟士全死在了乌头隘!就连去的五个大唐中六品的修士也死了!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一千轻骑都拦不住!这可是在我大唐的国土!“老皇帝怒火冲天。

这名叫李辅国的老宦官,同高力士一样都极为的谨慎。

李辅国搀着老皇帝的手,低着头先是好言安慰着,然后话题一转带着笑意说道:

“陛下,这是咱大唐的疆土,什么事不是陛下一人说了算的啊,陛下依老奴看那,下面的人办事不利索,确实该罚,让他们长长记性!”

老皇帝坐在椅子上缓了缓:

“那辅国啊!下面的人不会办事,你说该怎么罚。”

“怎么罚得全看圣上的主意了,陛下定什么样的调子,老奴便认什么样的理。”

老皇帝扭过头来,看着十分恭敬的李辅国道:

“接着说!”

“老奴遵圣言。”李辅国继续说道。

“圣上,下面人也是尽心尽责地为了大唐做事,做好了自然皆大欢喜,若是做不好......“

李辅国顿了一下,又接着道:

“就算做不好,老奴觉得也不应该过分处罚,没有功劳也得有苦劳不是,边疆死的这些人可都是为大唐谋福祉,为圣上表忠心呐!”

李辅国的话仿佛说到老皇帝的心坎上了,老皇帝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李辅国见状连忙又说道:

“倒是那个秦国,无缘无故跑来大唐捣乱,陛下他们才是真真实实的祸根呐!一千轻骑敢在我大唐境内如此的嚣张,圣上要想解忧,还得在这一千秦国轻骑上动手。”

老皇帝听到这话,原本脸上刚有的笑意,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秦国的储君在这里,我要擒了他,陈川那个疯子还不得举国伐唐?秦国人打起仗来就是疯子!”老皇帝显得有些担忧。

李辅国闻言一顿,略微思索后又轻声说道:

“那陛下可以放这秦人来会盟,明面上六国会盟,私下五国谋秦。陛下若五国达成伐秦共识,那便直接除了这个秦国储君!秦君好像只有两个儿子,除了这一个之外,秦君的次子好像才不到十岁,自然成不了大事!”

“若是会盟不成呢?”老皇帝眼中仿佛又有了光。

“那陛下再将他们放回去,不和秦国这些野蛮人较真了便是,大唐也谈不上没什么损失。”李辅国笑着道。

话是笑着说,但让人听着却不是很舒服。

老皇帝有些认同地点了点头。

寥寥数语间,那死去的一千多名唐军甲士,仿佛被遗忘了。

正如死去的这些人说得一样,宫里的人当真是金口......